☀老子,姓李名耳,春秋末年人。他是中國道家思想的開創者。著有老子一書,又名道德經。
課文
- May 13 Mon 2019 06:52
✍🏻 2019年5月:第六課 - 老子選讀
- May 05 Sun 2019 23:36
✍🏻 2019年5月:第九課 - 韓詩外傳選
- May 04 Sat 2019 12:06
✍🏻 2019年5月:第十一課 - 石壕吏
唐朝 - 杜甫(古體樂府詩)
- Apr 26 Fri 2019 06:40
✍🏻 2019年4月20日:笫十課 - 座右銘
座右銘
- Apr 19 Fri 2019 06:08
✍🏻 2019年4月13日:老師的心情日記
- Mar 30 Sat 2019 10:32
✍🏻 2019年3月23日:第三週課程 - 樂府詩兩首
樂府詩兩首
- Mar 20 Wed 2019 11:17
✍🏻 2019年3月16日:第一,二週課程 - 新詩兩首
- Mar 20 Wed 2019 10:56
🐣歡迎來到十一年級🐣
- Oct 02 Tue 2018 19:45
世說新語簡介動畫
世說新語說的通俗一些,有點兒類似現今的八卦雜誌,是魏晉南北朝時期「筆記小說」的代表作,內容大多記載東漢至東晉間的高士名流的言行風貌和軼文趣事,由南朝宋劉義慶召集門下食客共同編撰。
- Sep 26 Wed 2018 00:52
桃花源記
關於桃花源,雖說是陶淵明心中的理想世界,但是當我們看到文中寫道「忽逢桃花林,夾岸數百部,中無雜樹,芳草鮮美,落英繽紛」。其實我們也要有所警惕。何謂中無雜樹?我與同學講述了赫胥黎「美麗新世界」一文中,對烏托邦的反思。真的一切都如我所想要,一切皆在秩序中就是好嗎?神的創造給了人自由意志,自由意志讓人可以自由選擇,在不同的選擇中,世界出現了多樣性。而多樣性當中,便會有讓我們不喜歡的人和事物,世界就會變成不一定都是美麗的櫻花,而會有所謂的雜樹。但是在轉念想想,櫻花就一定都是美好的嗎?我們從審美的角度的確美好,但是對於花粉過敏的人或許就不盡然,桃花源就一定是仙境了嗎?因此,烏托邦,桃花源雖是我們內心嚮往的美好世界,如果缺少了自由意志,而單純只是我們自己所想要的美好,或許那就不是美好了。其實好與不好,很多時候是人們的界定,當人們用自己的眼光來看,以自己的心意尋求那自以為的美好,可能扼殺了更多其他人眼中的美好。所謂的秩序,變成了沒有變通,只是以自己的認知為秩序,就會變成獨裁,那就可怕了。神創造的多樣,我們對每個人意志的尊重,如同神對我們自由意志的尊重,那或許才是真正的美好,所以神看他所造的,每樣都是美好。
陶淵明很聰明地讓找到桃花源的主角是漁(愚)夫。我們讀到文中的最後一段,當桃花源中的人對漁夫說,他們的地方不足為外人道,漁夫卻於所行處,處處誌之,並且立刻告訴官員,帶人去尋。這就是漁夫的愚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,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,那就是我們心中的桃花源,中無雜樹,因為都是自己喜愛的。但是若要將這桃花源變成普世價值,那就是災難。所以桃花源是我們心中的嚮往,不該要別人也跟著照做。而那處處誌之的刻意,更標明了,當一切出自刻意,那麼所謂的美好與幸福會很難得其門而入。例如你期待很大的生日會,想要一切完美,刻意做了許多準備,但是很可能就是這些刻意和期待,反而使生日會失真,並因不如預期感到失望。外在的尋求總是短暫且膚淺的,美好的東西在於內心的體會。而內心的體會在於每個時刻我們所面對的東西,讓我們有所感。所以我們無須處處標記,處處靠外在的東西來尋找美好,而是須向文章的開頭,在不經意間,努力於自己該做的事當中,因著心靈而見到那個隱密的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