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老子,姓李,名耳,春秋末年(西元前第六世紀)人。稍長於孔子,孔子曾向他請教過禮學。他是中國道家思想的開創者,主張用清淨、不爭的方式來了解自我的本性、消除社會的爭端。著有 老子 一書,又名 道德經 。
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;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;知足者富,強行者有志。
【譯文】能了解別人的人很有才智,能認清自己的人才算真正高明。能戰勝別人的人很有力量,然而能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。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。努力不懈的人有志氣。
【注釋】強行/指努力實行。
*天下無難事, 只怕有心人。我們看一下這部影片,這可以說明強行者有志。
具有堅強意志的人可以達到更高的成就!
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。
【譯文】知道滿足不貪心,就不會引來羞辱;知道適可而止,就不會帶來危險,這樣才能維持長久。
【注釋】殆/危險。
圖難於其易,為大於其細。天下難事,必作於易。天下大事,必作於細。
【譯文】處理困難要從簡單的入手,實現大事要從細微處著手;天下的難事,必定從容易處開始發展;天下的大事,必定從細微處開始。
【注釋】圖/圖謀、計畫。為/做。細/細微的地方。
荷蘭19歲大學生Boyan Slat提出了「海洋吸塵器」(Ocean Cleanup Array)的創新構想,嘗試解決日益嚴重的海洋汙染。
慎終如始,則無敗事。
【譯文】事情快完成的時候也要能像開始時一樣謹慎小心,這樣就不會招致失敗了。
【注釋】慎/謹慎。終/最後的時刻。
天下莫柔弱於水,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。
【譯文】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了,可是談到能夠攻擊堅強事物的東西,就沒有一樣能勝過它。
【注釋】莫/沒有。於/比,放在形容詞後面,表示比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