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各位同學,開學的第一天,我們用了許多時間講解現代詩的特色,現代詩的發展歷程和其採用的手法與抽象表達的方式。
第一課覃子豪的樹,是他詩創顛峰時期的作品,文字簡潔有力,所包含的意象深遠豐富,可以是現代詩作中象徵美學的代表。我們用了整整一節課的時間,來瞭解覃子豪在描述樹的體態特徵後面,對於人生、生命所做的探討。他用樹來比喻人,樹的生長來比喻人生,樹的形態來比喻生命,而從中做出了反思。詩的趣味,就在於其所用的比喻,因為不點明,給予了人無限想像的空間。
課堂上,我努力地解釋著,想帶領你們進入那個無窮想像的世界,也看得出來你們努力的聽著,欲和我一起進入覃子豪的想像。果然,你們好聰慧,當我們讀到樹以其新芽舊葉,撫摩著天空的太陽、浮雲和星子時,一位同學發出了哲學般的言語,她說「雲可以代表我們的困難,當樹葉撫摩它時,就像我們面對著困難,雲會化成雨,流向根,使樹生長,就像困難過去後使我們成長一樣。」全班立即爆以熱烈的掌聲!我也好開心,「懂了、懂了,你們真的懂了這首詩!」我喊著,那是老師如何開心的心懷呀!
及至第二首詩,覃子豪的群島,這首是他早期的詩,言詞華麗,象徵意義較少,可以看出他在人生歷練與詩的內涵上尚未完全成熟。但我們仍可以在詩的想像中勾勒出一幅美麗的圖畫。由於純屬意境,瞭解了文字,便瞭解了整首詩,無須太多著墨。不過,沒想到心思細密的你們,卻又讀出另一個重點,令我驚訝。你們說,作者描述了島嶼很多,然後他沿著島嶼航行,像是穿梭於星星之間,但是他始終沒有靠岸。是啊!這層看見真是從詩中看見了作者。對於你們的觀察力,我點頭稱好後,忘了告訴你們,沒有靠岸表達的是流浪,作者寫此詩時,是剛從中國遷來臺灣,那時的他可能還想着回家、回中國,所以心底必有流浪感而隱隱透露在他的詩當中,沒想到卻被你們讀到了。如果作者有知,聽到你們所言,必將你們視為知己。
原本老師以為讀詩,在一天的結束後,也就告一段落。我相信你們的聰慧必使你們有所體會。沒想到,這星期在批改的作業當中,有位同學,持續讓我驚訝,她對樹與群島的感想,又較我們在課堂上深刻。這也是我決意在此部落格記錄下來的原因。讀詩要有詩心,才能觸摸到每首詩的詩魂。這位同學,以自己的詩心,呈現了詩的另一面貌。教學相長,老師在她用心的作業中,再度進入這兩首詩的世界,看見與先前不同的風景。另一位同學的感想也頗見用心。於是我也登了上來。很謝謝這兩位同學的用心,讓改作業成為一種尋寶遊戲,充滿樂趣。
各位同學,每一個人的天賦與興趣各不同,不一定每首詩,每一個人都能讀出況味,但是對於有所領悟的同學,我們能跟著她的領悟而有所領悟的,是多麼幸運呀。不只讀書要有詩心,我們平日的生活,也該學習細細體會,那也是一種生活上的詩心。希望大家在各自感興趣的領域上,努力學習,如樹一般,在幽藍的天際中,開展生長,成為綠蔭庇人的大樹!(讀懂樹的同學們,大家應讀得懂我最後幾句吧?!😊)與大家共勉!

pBUsf6Ezv2.png

poema 1.jpeg

poema2.jpeg

poema3.jpeg

poema4.jpeg

poema5.jpe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三女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