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5853

【作者】崔瑗
【題解】本文是中國傳世的最古座右銘。作者藉此文提醒自己以仁為本,清靜自守。
【課文】
無道人之短,無說己之長。
施人慎勿念,受施慎勿忘。
世譽不足慕,唯仁為紀綱。
隱心而後動,謗議庸何傷?
無使名過實,守愚聖所臧。
在涅貴不淄,曖曖內含光。
柔弱生之徒,老氏誡剛強。
行行鄙夫志,悠悠故難量。
慎言節飲食,知足勝不祥。
行之苟有恆,久久自芬芳。

【注釋】
1、施:施捨,給別人恩惠。
2、世譽:世俗的榮譽。
3、紀綱:法度、準則。
4、隱心:安心;心安理得。
5、庸:豈,哪裡,難道。
6、守愚:守拙。不賣弄炫耀。
7、臧:稱讚。
8、涅:黑色的染料。
9、淄:變為黑色。被染黑。
10、曖曖:光線不夠明亮的樣子。形容光芒不外露。
11、柔弱生之徒:柔弱的人不容易被摧折,是適於生存的一類。
12、行行:剛強的樣子。
13、鄙夫:見識淺薄的人。
14、悠悠:閒靜的樣子。

【翻譯】
不要津津樂道於人家的短處,不要誇耀自己的長處。
施恩於人不要再想,接受別人的恩惠千萬不要忘記。
世人的讚譽不值得羨慕,只要把仁愛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就行了。
凡事覺得心安理得了才去做,別人的誹謗議論對自己又有何傷害?
不要使自己的名聲超過實際,不炫耀才華、不賣弄聰明,這才是聖人所讚賞的。
在黑色的染料裡不被染黑才是寶貴的。表面上暗淡無光,而內在卻蘊含著光芒。
柔弱是生存的根本,因此老子勸誡我們不要爭強好勝。
見識淺薄的人總表現出剛強的樣子,閒靜不與人爭的人,成功才會不可限量。
君子要謹慎言行,節制飲食,常保知足的心,自然能去除不祥。
如果能持之以恆地實行它,久而久之,自會芳香四溢。

課外補充教材:
《1》銘:“銘”本指在器物上刻文,引申為刻在器物上的文字;這些文字多用來警惕自己或稱述功德的,後來成為一種文體。因為刻文不易磨滅,故“銘”又用來比喻牢記、永誌不忘。
《2》座右銘:座右銘本指古人寫出來放在座位右邊的格言,後泛指人們激勵、警戒自己,作爲行動指南的格言。
《3》欹器為一種中國古代魯國發明的灌溉用汲水器。當它空著的時候是略微傾斜的,液體裝進一定量後它就會豎立起來,而在完全裝滿後便會傾倒,使液體隨之倒出,隨後恢復原狀,周而復始。相傳齊桓公總會在座位右側放置欹器來警惕自己不可驕傲自滿,是為座右銘之原型。在齊桓公逝世後,許多人爭相效仿,但因欹器製作不易,後人多在金屬器物上刻上銘文放於座位右側代替之。(摘錄自維基百科)
【課後問題與討論】
1、你認為自己有缺點要改嗎?試寫一個座右銘提醒自己並與同學分享。
2、本學年度班級座右銘:
~沒有能力,上不了舞台,
沒有態度,連舞台都不想上。~
⭕️勉勵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,不但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,同時更要培養正確積極的態度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黃三女 老師 的頭像
    黃三女 老師

    愛育學校十一年級的部落格

    黃三女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