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斤成風
作者 莊子(約西元前三六五年--約前二九0年),是老子思想的繼承者,主張追求生命自由 、 排除外在事物的干擾。
他的文章富於想像,機趣橫生,不受一般寫作習慣的約束。他還擅長以寓言來闡明事理。著有莊子一書。
出處 莊子 · 徐無鬼
《原文》
莊子送葬,過惠子之墓,顧謂從者曰:“郢(1)人堊(2)漫(3)其鼻端,若蠅翼,使匠(4)石(5)斲(6)之。
匠石運(7)斤(8)成風,聽(9)而斲之,盡堊(10)而鼻不傷,郢人立(11)不失容(12)。
宋元君(13)聞(14)之,召匠石曰:'嘗試為寡人(15)為之。'
匠石曰:'臣則嘗(16)能斲之。雖然(17),臣之質(18)死久矣。'
自夫子(19)之死也,吾無以為質矣!吾無與言之矣。”
- 郢: 地名。東周時代,楚國王城所在,在今湖北省江陵縣西北。
- 堊:石灰。
- 漫: 塗。
- 匠: 工匠。
- 石: 工匠的名字。
- 斲: 砍,這裡是【削】的意思。
- 運: 揮動。
- 斤: 斧頭。(運斤城風: 快速揮動斧頭,以致帶起了陣風。)
- 聽: 四聲。順也。這裡指快速揮動的斧勢。
- 盡堊: 把鼻尖上的石灰完全削掉。
- 立: 站立。
- 不失容: 面不改色,表示一點也不害怕。(容: 面貌。)
- 宋元君: 或稱宋元公。春秋時代宋國的 一個國君,西元前五三一 ~ 五一七年在位。
- 聞: 聽到。
- 寡人: 寡德之人。古代國君自稱的謙詞。
- 嘗: 曾經。
- 雖然: 即使如此。(雖: 即使。然: 如此。)
- 質: 四聲。做為保證的人或物。這裡指保證匠人揮斧成功的郢人。
- 夫子: 先生。這裡是對惠子的尊稱。
《語譯》
莊子去送葬,路過惠子的墓地,回頭對跟從者說:“郢都有個人用石灰塗在他的鼻尖上,像蒼蠅翅膀(那樣薄),讓一個叫石的工匠用斧頭削掉它。
叫石的工匠揮起斧子像一陣風似的,放手砍去,石灰都砍掉了而鼻子一點沒受傷。那個郢人站著面不改色。
宋元君聽說了這件事,召來姓石的工匠說:'試對我做看看。'
工匠說:'我的確曾經能砍過,不過,我砍的對像已經死了很久了。
'自從惠子先生死後,我沒有(辯論的)對象了,我沒有說話的人了。 "
《賞析》
這是莊子路過惠子墓前講的一則寓言。在這則寓言裡,表達了莊子對惠施的懷念。
郢都人信賴石,在石的利斧揮動之下,一動也不動,面不改色,讓石得以發揮卓越本領,削去自己鼻子尖上的污漬。
莊子講這個故事的目的,不是為了介紹石的絕技,而是為了說明高超的技藝還須有相應的對手配合。
知音難求,莊子慨嘆自惠子死後,他就沒有可以談話的知己了。以此表示對好友惠施去世的哀悼。
後以運斤成風比喻手法純熟,技術出神入化。
例句 :
這個工作要求很嚴,不能出絲毫差錯,沒有運斤成風的本領,絕對做不好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