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人想像中溪岸桃花盛開的美景。清乾隆 王炳《仿趙伯駒桃源圖》(局部),1768,紙本設色,35.1×479.3公分,國立故宮博物院藏。(©國立故宮博物院)

桃花源記 原文 第一段

晉太元中,武陵人捕魚為業。緣溪行,忘路之遠近。

忽逢桃花林,夾岸數百步,中無雜樹,芳草鮮美,落英繽紛,漁人甚異之。

復前行,欲窮其林。林盡水源,便得一山。

山有小口,彷彿若有光。便舍船,從口入。

桃花源記 語譯 第一段

晉太元年間,武陵有個人以打漁為生。(有一天)他沿着溪水划船前行,忘記了路程的遠近。

劉麗歆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桃花源記

被神秘山洞吸引的漁夫,將輕舟棄置於洞口處,拿著船槳便往山洞深處走去。清乾隆 王炳《仿趙伯駒桃源圖》(局部),1768,紙本設色,35.1×479.3公分,國立故宮博物院藏。

劉麗歆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我的假期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者:曹以琳

作文:我的假期

劉麗歆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我的假期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者 張竞翔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作文: 我的假期

劉麗歆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審己以度人              作者:曹以琳

你不明白自己,也不會明白他人| The Origin Within

劉麗歆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北宋工笔人物画欣赏《孔子弟子像全卷》37人北京故宫藏

 

劉麗歆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鲜于枢楷书老子道德经卷- 故宫博物院

【作者】

劉麗歆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团团圆圆过中秋,这些习俗记得讲给孩子听!_耳猴

在第四、五課課文「兩個餅」中提到了中秋節,老師補充以下的文章讓大家欣賞,文章裡提到了賞月時看到的美景,也藉著小孫女提燈籠的習俗,寫出了童趣......,中國人愛月亮,總說「月圓人團圓」,這篇文章借用了許多古詩句來抒發心情,我想應該可以藉此讓大家體會一下為什麼中國人這麼重視中秋節,以及那對月亮淵遠流長的情感是怎麼來的。

劉麗歆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樂府詩 羽林郎 節婦吟

劉麗歆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兩個餅

 

劉麗歆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