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花源記 原文 第一段
晉太元中,武陵人捕魚為業。緣溪行,忘路之遠近。
忽逢桃花林,夾岸數百步,中無雜樹,芳草鮮美,落英繽紛,漁人甚異之。
復前行,欲窮其林。林盡水源,便得一山。
山有小口,彷彿若有光。便舍船,從口入。
桃花源記 語譯 第一段
東晉太元年間,武陵有個人以打漁為生。(有一天)他沿着溪水划船前行,忘記了路程的遠近。
桃花源記 語譯 第一段
東晉太元年間,武陵有個人以打漁為生。(有一天)他沿着溪水划船前行,忘記了路程的遠近。
在第四、五課課文「兩個餅」中提到了中秋節,老師補充以下的文章讓大家欣賞,文章裡提到了賞月時看到的美景,也藉著小孫女提燈籠的習俗,寫出了童趣......,中國人愛月亮,總說「月圓人團圓」,這篇文章借用了許多古詩句來抒發心情,我想應該可以藉此讓大家體會一下為什麼中國人這麼重視中秋節,以及那對月亮淵遠流長的情感是怎麼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