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《三吏三別》,指的分別是:《新安吏》《石壕吏》《潼關吏》《新婚別》《無家別》《垂老別》,寫出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不幸和痛苦,表達了作者對倍受戰禍摧殘的老百姓的同情。

 

《三吏》: 

一. 《新安吏》

    (原注:收京後作。雖收兩京,賊猶充斥。)

image

客行新安道,喧呼聞點兵。借問新安吏,縣小更無丁。

府帖昨夜下,次選中男行。中男絕短小,何以守王城。

肥男有母送,瘦男獨伶俜。白水暮東流,青山猶哭聲。

莫自使眼枯,收汝淚縱橫。眼枯即見骨,天地終無情。

我軍取相州,日夕望其平。豈意賊難料,歸軍星散營。

就糧近故壘,練卒依舊京。掘壕不到水,牧馬役亦輕。

況乃王師順,撫養甚分明。送行勿泣血,僕射如父兄。

 

走在新安縣的大路上,聽到新安吏在按戶籍冊點兵。問新安吏:「難道因新安縣小,壯丁已抽完,才抓這些不成丁的青年?」新安吏回答「府帖昨夜才下達,並下令說沒有壯丁就依次抽未成年男子。」又問「抽來的未成年男子實在太小了,如何能守住王城呢?」健壯的中男還有母親相送,瘦小的由於父母在戰亂中去世,就變得孤苦伶仃了。河水日夜向東流,青山還留著哭聲呢!「不要讓眼淚哭干,收住你們縱橫的淚水。眼淚哭幹了會露出頭骨,但天地終歸是無情的,不能改變這悲痛的安排。我們官軍攻取相州,日夜盼望收復其地。可是賊心難料,致使官軍潰敗。我們就去原先營壘就食,練兵也依憑著洛陽。挖掘壕溝也不會深得見水,放牧軍馬的勞役也還算輕。何況朝廷官軍是符合正義的,一切必然順利,愛護戰士一目了然。送行戰士不要哭得那麼悲傷,長官會像父兄一樣關愛你們。

 

杜甫所經過的這個地方,「縣小更無丁」,於是,只能退而求其次,「次選中男行」來充數,可是,眼見得這些半大的孩子們如此瘦小,杜甫不覺發出了感慨,「中男絕短小,何以守王城?」看見中男和家人依依惜別的樣子,真的是見者流淚,聞者傷心,別說是人見了忍不住要落下傷心淚,就算青山、白水見了,都會為之嗚咽呢。可是,雖然如此,杜甫還是竭盡全力安慰他們,讓他們「莫自使眼枯,收汝淚縱橫」,為了國家能夠早日統一,就必須要有人付出犧牲,他勸慰那些中男,說是:「就糧近故壘,練卒依舊京。掘壕不到水,牧馬役亦輕」,用善意的謊言來撫慰他們的心靈。此時的杜甫,還是勸說大家以國家利益為重,他的心中還是存在一絲光明,認為「況乃王師順,撫養甚分明。送行勿泣血,僕射如父兄」,認為戰爭很快就可以結束。  

 


二. 《石壕吏》

image

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老翁踰牆走,老婦出看門。        

吏呼一何怒,婦啼一何苦。聽婦前致詞:「三男鄴城戍。

 一男附書至,二男新戰死。存者且偷生,死者長已矣。

 室中更無人,惟有乳下孫。孫有母未去,出入無完裙。

 老嫗力雖衰,請從吏夜歸。急應河陽役,猶得備晨炊。」

 夜久語聲絕,如聞泣幽咽。天明登前途,獨與老翁別。

 

日暮時投宿石壕村,夜裡有差役來強徵兵。老翁越牆逃走,老婦出門應付。差役喊叫得是那樣兇狠,老婦人啼哭得是那樣悲傷。我聽到老婦上前說:「我的三個兒子去參加鄴城之戰。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,說另外兩個兒子剛剛戰死。活著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,死去的人就永遠不會復生了!老婦我家裡再也沒有其他的人了,只有個正在吃奶的小孫子。因為有小孫子在,他母親還沒有離去,但進進出出連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沒有。老婦雖然年老力衰,但請允許我跟從你連夜趕回營去。趕快到河陽去應徵,還能夠為部隊準備早餐。」夜深了,說話的聲音逐漸消失,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的哭泣聲。天亮後我繼續趕路,只能與返回家中的那個老翁告別。

 

 

 

三. 《潼關吏》

image

士卒何草草,築城潼關道。大城鐵不如,小城萬丈餘。

借問潼關吏,修關還備胡?要我下馬行,為我指山隅。

連雲列戰格,飛鳥不能踰。胡來但自守,豈復憂西都。

丈人視要處,窄狹容單車。艱難奮長戟,萬古用一夫。

哀哉桃林戰,百萬化為魚。請囑防關將,慎勿學哥舒。

 

士卒勞役是多麼勞苦艱辛,在潼關要道築城。大城比鐵還要堅固,小城依山而築,高達萬丈。請問潼關吏:你們重新修築潼關是為了防禦叛軍嗎?潼關吏邀請我下馬步行,為我指著山隅為我介紹情況:「那些防禦工事高聳入雲端,即使飛鳥也不能越逾。胡賊來犯只要據守即可,又何必擔心西都長安呢。您看這個要害的地方,狹窄到只能一輛車子通過。在戰事緊急時揮動兵器拒守,真是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」呀。」「令人哀痛的是桃林塞那一敗仗,唐軍死傷極多,慘死黃河。請囑咐守關諸將領,千萬別蹈哥舒翰倉促應戰的覆轍。」

 

詩歌的開頭部分,就將一個熱火朝天的築城場景展現在大家面前,這時候杜甫的心中又燃起了豪情壯志,心憂天下的他,想到要像潼關吏問問戰事的情況想當年,潼關就曾經失守,所以,他懷著一顆關切的心來詢問現如今的情況,怕的就是重蹈覆轍,再次出現當年那樣的情況。不過,潼關吏倒是十分胸有成竹。從潼關吏的敘述中,我們可以看到,潼關的確是一個險要的地方,狹窄的地方,僅可容單車通過,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。不過,杜甫深知,要贏得一場戰鬥,光靠這天險還是不夠的,主要還是要看駐守之人,要是守城的將士心中懈怠,有了輕敵的情緒,那就很有可能會造成戰爭的失敗,於是,他便忍不住提醒對方注意這一點,杜甫在這裡主要並不是想指責哥舒翰的無能,而是想告訴對方,一定要戒驕戒躁,以史為鑑,體現了他心中對於國家的深深擔憂和沉痛憤懣之感。   

 

 

 

《三別》:

一. 《新婚別》

image  

兔絲附蓬麻,引蔓故不長。嫁女與征夫,不如棄路旁。

結髮為君妻,席不煖君床。暮婚晨告別,無乃太匆忙!

君行雖不遠,守邊戍河陽。妾身未分明,何以拜姑嫜?

父母養我時,日夜令我藏。生女有所歸,雞犬亦得將。

君今生死地,沉痛迫中腸。誓欲隨君往,形勢反蒼黃。

勿為新婚念,努力事戎行。婦人在軍中,兵氣恐不揚。

自嗟貧家女,久致羅襦裳。羅襦不復施,對君洗紅妝。

仰視百鳥飛,大小必雙翔。人事多錯迕,與君永相望。

 

菟絲把低矮的蓬草和大麻纏繞,它的蔓兒怎麼能爬得遠!把女兒嫁給就要從軍的人哪,倒不如早先就丟在大路旁邊!我和你做了結髮夫妻,連床蓆一次也沒能睡暖。昨天晚上草草成親,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別,這婚期豈不是太短,太短!你到河陽去作戰,離家雖然不遠,可已經是邊防前線。我們還沒有舉行拜祭祖先的大禮呀,叫人怎麼好去把公婆拜見?我做女兒的時光,不論黑夜還是白天,爹媽從不讓我拋頭露面。有道是「嫁雞隨雞,嫁狗隨狗」,如今我嫁到你家,爹媽盼的是平平安安!你今天就要上戰場,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間。多想跟你一塊兒去呀,只怕是形勢緊急,軍情多變。你不用為新婚離別難過啊,要在戰爭中為國家多多出力。我不能隨你去,婦女跟著軍隊,恐怕會影響士氣。唉!我本是窮人家女兒,好不容易才制辦了這套絲綢的嫁衣。可從現在起我就把它脫掉,再當面洗掉脂粉,一心一意等著你!你看,天上的鳥兒都自由自在地飛翔,不論大的小的,全是成對成雙。可人世間不如意的事兒本來就多啊,但願你和我兩地同心,永不相忘!

《新婚別》主要反映的是新婚夫婦之間的依依臨別,這是一個深明大義的少婦,她雖然心中不捨,可是,在國家危難之時,她卻並沒有阻攔自己的丈夫,反過來還安慰鼓勵他參軍,為國盡忠。

 

 

二. 《垂老別》

image

image

四郊未寧靜,垂老不得安。子孫陣亡盡,焉用身獨完?

投杖出門去,同行為辛酸。幸有牙齒存,所悲骨髓乾。

男兒既介冑,長揖別上官。老妻臥路啼,歲暮衣裳單。

孰知是死別?且復傷其寒。此去必不歸,還聞勸加餐。

土門壁甚堅,杏園度亦難。勢異鄴城下,縱死時猶寬。

人生有離合,豈擇衰老端。憶昔少壯日,遲迴竟長嘆。

萬國盡征戍,烽火被岡巒。積屍草木腥,流血川原丹。

何鄉為樂土,安敢尚盤桓?棄絕蓬室居,塌然摧肺肝。

 

四野的戰爭還沒得到安平,我已經老了卻得不到安寧。子孫們在戰場上盡都殉難,兵荒馬亂又何需老命苟全。扔掉拐杖出門去拼搏一番,同行的人也為我流淚辛酸。慶幸牙齒完好胃口還不減,悲傷身骨瘦如柴枯槁不堪。男兒既披戴盔甲從戎征戰,也只好長揖不拜辭別長官。聽到老伴睡路上聲聲哀喚,嚴冬臘月仍然是褲薄衣單。明知道死別最後一次見面,貧賤夫妻怎麼不憐她饑寒。今朝離去永不能回返家園,猶聽她再三勸我努力加餐。土門關深溝高壘防守堅嚴,杏園鎮天險足恃偷渡實難。形勢變不比當年鄴城之戰,縱然是死去時間也有寬限。人生世上都有個離合悲歡,哪管你饑寒交迫衰老病殘!想以前少壯年華國泰民安,竟不免徘徊踟躕長吁短嘆。普天下應徵入伍戒備森嚴,戰爭的烽火已瀰漫了崗巒。屍骸積山一草一木變腥膻,流血漂杵河流平原都紅遍。戰火遍地何處覓人間樂園,勤王殺敵又豈敢猶豫盤桓。毅然地拋棄茅棚奔赴前線,天崩地裂真叫人摧斷肺肝!

詩歌一開始,就描寫了一個動亂的氣氛,描寫了老者老而無所依的悲慘場景。通過老翁的敘述,我們了解到,那老者家中已經再無旁人,只剩下了老兩口,可是,依然免不了要被征應役,明明知道這一去就再也回不了故鄉,老翁還是勸慰自己的老伴兒,「勢異鄴城下,縱死時猶寬」,為了能夠早日平定叛亂,能夠給孩子們報仇,他雖然已經垂垂老矣,卻依然要選擇「男兒既介冑,長揖別上官」,那老者「投杖出門去」的一瞬間,是何等豪壯,又是何等悲涼啊。

 

 

 

三. 《無家別》

image

image

寂寞天寶後,園廬但蒿藜。我里萬餘家,世亂各東西。

存者無消息,死者委塵泥。賤子因陣敗,歸來尋舊蹊。

久行見空巷,日瘦氣慘悽。但對狐與狸,豎毛怒我啼。

四鄰何所有?一二老寡妻。宿鳥戀本枝,安辭且窮棲。

方春獨荷鋤,日暮還灌畦。縣吏知我至,召令習鼓

雖從本州役,內顧無所攜。近行止一身,遠去終轉迷。

家鄉既盪盡,遠近理亦齊。永痛長病母,五年委溝溪。

生我不得力,終身兩酸嘶。人生無家別,何以為蒸黎。

 

天寶以後,農村寂寞荒涼,家園裡只剩下蒿草蒺藜。我的鄉裡百餘戶人家,因世道亂離都各奔東西。活著的沒有消息,死了的已化為塵土。因為城兵敗,我回來尋找家鄉的舊路。在村裡走了很久只見空巷,日色無光,一片蕭條悽慘的景象。只能面對著一隻只豎起毛來向我怒號的野鼠狐狸。四鄰還剩些什麼人呢?只有一兩個老寡婦。宿鳥總是留戀著本枝,我也同樣依戀故土,哪能辭鄉而去,且在此地棲宿。正當春季,我扛起鋤頭下田,到了天晚還忙著澆田。縣吏知道我回來了,又徵召我去練習軍中的騎鼓。雖然在本州服役,家裡也沒什麼可帶。近處去,我只有空身一人;遠處去終究也會迷失。家鄉既已一片空蕩,遠近對我來說都是一樣。永遠傷痛我長年生病的母親,死了五年也沒有好好埋葬。她生了我,卻得不到我的服侍,母子二人終身忍受辛酸。人活在世上卻無家可別,這老百姓可怎麼當?

《無家別》敘寫了一個城敗後還鄉無家可歸、重又被征的軍人,通過他的遭遇反映出當時農村的凋敝荒蕪以及戰區人們的悲慘遭遇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三女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